高温之下|高温收入保险,印度非正式工作者们的自救策略

百度新闻 2023-07-10 15:53:47

自今年年初起,印度遭遇了一系列反常极端天气。二月,该国经历了1901年以来的同期最高温度,月平均最高气温达到29.54℃,降水量减少了68%;六月初,西南季风降雨的延后又给这里带来持续数日的高温和干旱;六月下旬,持续多日的40摄氏度以上高温导致印度北部地区上百人死亡。许多医院的运行已超出负荷,用水和能源供应也极其紧张。

世界气象归因组织的科学家分析,全球气候变化使得印度等南亚国家经历类似高温热浪的可能性增加30倍。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则显示,印度有可能最先成为湿球温度(空气温度和湿度的组合)超过35摄氏度的国家之一,这是人体能够承受的温度极限。高温之下,当地人群的健康和生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印度,83%的劳动力从事着无保障的非正规工作,包括家务、捡垃圾、建筑工作、和街头贩卖等。这些非正规工作者依赖日薪收入并且常年在户外工作,成为极端天气的最大受害者。极端高温会导致一系列心肺疾病,甚至造成生命危险。与此同时,虽然大多数高温引起的发病和死亡是可预防的,但许多从事非正规工作的劳动者为了维持生计,选择冒着生命危险在酷暑下工作,或白天避暑晚上外出打工。这让一些原本在社会保障体系以外的人群在气候风险下更为脆弱。尽管印度政府近几年已出台多份高温行动计划(Heat Action Plans),包括印度第五大城市艾哈迈达巴颁布的南亚范围内第一份高温行动计划,以加强预警系统设置,公民认知教育,以及医务人员培训。但是,这些行动计划的落实速度和水平远远滞后于快速上升的气候风险,对非正规工作者等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也十分不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高温下的收入保障

一种新型的收入保险机制或将为经历极端高温天气考验的印度非正规工作者们提供急需的生活保障。上个月,全球首批极端高温收入保险项目(Extreme Heat Income Insurance)在艾哈迈达巴投入试点。该项目是由国际非营利组织Arsht-Rock Foundation Resilience Center、印度自谋职业者妇女协会SEWA和小额保险初创公司Blue Marble共同发起的小额指数型保险。不同于普通灾害保险的运作机制,指数保险的保险金是由灾害风险指数的预估值决定发放的,无需等到灾后证明和评估损失。也就是说,一旦气候指数(温度或降雨量)达到预定极端条件临界值,保金就会被激活并在几天内发放给参保人。比如,艾哈迈达巴今年的高温热浪期间,如果气温上升到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并持续三天(即卫星数据显示三天内累计温度达到134-138摄氏度),参保的女工们就会收到一笔小额款项(约3美元/日)用于补偿因高温天气而不能外出工作的预期收入损失。项目试点期间,$10.30的参保费由该保险项目代替参保者支付,赔偿款由一个当地保险公司承担。这一保险项目的保单可依天气情况多次支付,最高能累计支付85美元。

考虑到印度既有的社会结构,这一种由妇女自谋职业者发起,并作为担保对象的收入保险的出现并非偶然。印度的非正规工作者中,女性工作者占绝大多数。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印度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女性非正规工作者占比最高的国家之一。印度全国范围内有81.8%的女性劳动力从事着非正规工作。由于无法获得平等的生产资源,又不得不兼顾家庭责任,很多女性工作者被迫选择了不稳定而又无保障的非正规工作,她们中许多人甚至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收入来源。随着极端高温天气日益严峻,这样一份收入保险或许可以给从事非正规工作的女性工作者们多一种选择,让她们避免在恶劣的天气下被迫外出工作来获取生活必须开销,在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和维持家庭生计二者之间做出抉择。

用保险应对气候风险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引起的健康危害和劳动力损失将进一步加剧。印度试点的这一项高温收入保险作为一个先例,展现了民间团体与国际组织和企业间的新型合作模式,以及指数型保险作为应对气候风险机制的一种可能性。因为指数型保险的发放是由灾害风险系数而不是灾害损失决定的,它的可预期性、提前性,以及赔款速度都有极大优势。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指数保险的运用,能让国民在生活和生计遭受重大损失之前,就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避免气候灾害演变成为人道主义和经济危机。

与此同时,当前大部分气候指数保险计划是由非营利组织,政府或发达国家补贴,其长期财务可行性还需要更多元化、更可持续的资金注入。随着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保费价格很可能大幅增长并导致需要保护的人群无力负担。

尽管气候指数型保险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仍面临极大考验,推进极端天气保险等预防性措施,加强对暴露在风险中的人群、产业和基础设施提供保障已是当务之急。进一步促进多方合作并推广试点项目,探索更具可行性,可持续性的风险应对方案,应成为各国政府气候行动的方向之一。

(本文作者周楚涵供职于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

标签: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东亚商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3   联系邮箱:435 227 67 @qq.com